方向盘可以自己动,遇到交通灯和行人会自动剎车,到了十字路口自动转弯,到了公交站自动变道停靠……随着人工智能以及各项协同技术的日趋成熟,智能驾驶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12月2日上午,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在深圳福田保税区首发试运行,四辆全电动智能驾驶公交在全程1.2公里的线路运行,车速每小时10-30公里,途中设三个停靠站。这是中国第一款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全球首发,并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了载客试运行。
记者体验:
感应灵敏驾驶流畅
“欢迎乘坐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车辆已进入智能驾驶模式。”2日上午10时许,大公报记者在福田保税区搭载了一辆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试乘体验了一把智能公交,车辆全程以低于40km/h的速度载客行驶,沿途设三个停靠站,全程1.2公里。
试乘开始时,由于人员超载导致车辆无法正常前行,待部分体验乘客下车后,车辆开始正常前行。
在驾驶室内,司机坐在驾驶位上,但双手抱在胸前,而不是放在方向盘上。车辆行驶途中,驾驶员不需要操作油门、剎车、方向盘,公交车可以自己按照既定路线行进、停站。
记者体验过程中留意到,车辆会根据道路状况做出相应反应调整。当车辆行驶到拐弯处时,方向盘会自动转动调整方向,在即将进站停靠也会提前开启转向灯进行变道。同时,在行驶过程中,车辆会因感应到周边障碍物自动点剎、急剎。当前方突然有行人通过时,车辆会急剎减速避让。
专家:
行业迎变革 技术待优化
随着智能驾驶公交技术的发展完善,将大大降低公交司机的劳动强度,增强公交运营安全性。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希接受大公报採访时说,“增加安全性和有效解决公交行业司机难招的问题是对公交企业最有吸引力的一点。同时,相对于人工驾驶的公交,自动驾驶的公交会像地铁一样更加准时,方便乘客出行。”
张希表示,公交司机每天都在超强度工作,而且全程都要集中精神,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是常态,有时候周末和节假日都没有休息,“无人驾驶公交”可以降低司机的工作强度,公交司机就不用那么累了。
张希认为,相比私人小汽车等,无人驾驶技术在公交出行中运营环境不会太过复杂。
首先是可以根据既定线路对车辆驾驶行为做针对性的改善,另外可以在应用前期通过硬隔离、软隔离等手段进一步简化无人驾驶的运用环境。但在技术层面仍需不断改进,增强处理复杂环境的能力